close

以歌德世界觀為基礎的知識理論   

 

  1. A.     初步的問題

4.經驗觀的定義

    我們的思考與真實本身的存在會相互交疊,現實的存在體是既定的,透過觀察去經驗,然而卻有些思考在經驗之外,至今是我們無法確定的。我們的首要任務便是去敏銳地找出這思考與真實本體間的界線,也就是經驗與思考間的差距。我們一開始會從真實外顯的部份去經驗,然後再發展出思考的本質。現在我們就來進行這樣的任務。

    什麼是經驗?每一個人都認為經由真實本體才會建構出思考。所有時空俱足,真實本體呈現出一個複雜多元的外在世界,而我們則處於一個更不一樣的精緻的內在世界裡。當我們意識到時,我們已身在其中,不知其從何時開始,兩個世界已在我們當中交會。似乎真實在一瞬間捕獲了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感官和心不得不被這花花世界所眩惑。

    這是建立在對真實體的直觀,被稱為純粹的經驗。

    而我們很快地感覺到想要去對這純粹的經驗區別與定義,如顏色、形式、音調等等。我們亟欲去解釋當中個別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切。當一種動物固定出現在一個區域時,我們便去解釋這區域對這動物的影響;就好比我們看見滾動的石頭,我們便想找出滾動的原因。但這樣的驅動已偏離了純粹的經驗,經驗與思考已經交織在一起了。

    純粹的經驗源自於我們的對外的本體的第一個感受。

    這純粹的經驗套用歌德的「自然」的摘要中的用語即是:我們全然被(Her)自然所包圍,毫無預警的,我們已身在其中,並與自然翩翩起舞。

    當談到外在感覺的本體時是立即呈現的感受無庸置疑。一個個體就是以複雜的形式、顏色等,以可以感受的溫度、光線呈現在眼前,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一切從何而來。

    而對於感覺的心理確信則是由我們對於外在分子構造的世界和我們的生命體所交織互動的結果。就如同顏色、溫度等不過是我們的生命體受外在世界影響而將這外在世界所有的發生蛻變為顏色、溫度等,完全是基於我們的意識去闡述的。所以那在我們生命體意識當中扮演這闡述的角色的是何物?是甚麼使我們去思考既有的存在體中的顏色、溫度等,而非思考分子結構?

    在我們內在的生命裡,這樣的思考並不清楚被知道所為何來。但我們可確定的是我們同樣對外在世界發展出內在的意識。就像對光產生的感覺一樣,並不會特別與眾不同。讓我們更進一步去看,即使首先感受到的只稱為經驗,然而透過一再思考,我們便能知道那一切都來自於不可知。

    就是這樣了,我們基於意識對於一特定活動產生的思考,一種專注的觀察,是直接從眼前看到的一切而發生的。而這一開始仍是有意識的活動,然後凝視專注會逐漸進入對於空無的觀察,然後是默想。

    任何要能讓人覺知道的個體都須在一開始具有形式,然而我們如果更深入用思考去探究這世界,那麼一開始思考本身會形成一種經驗,但我們必須尋求這固定經驗外的一切思考。

    唯有如此,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才不至於囿於個人內在的狹隘。很快的我們會被帶到一個全新的認知體悟中。從最純粹的經驗出發,然後到達對於純粹經驗之外的體悟。

 

2013.03.26編譯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